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

親子共讀分齡技巧全攻略-3歲至5歲

 

35歲的幼兒處於認知發展理論中的「前運思期」,提出該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,這個階段的幼兒雖然已經開始出現想像、推理和思考等運用心理意象和符號的活動,但思考還是屬於不成熟的半邏輯型態,對抽象符號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的,這時期幼兒表現出來的發展特徵包括:

1.大量模仿他所見到或經驗到的事物及行為,例如成人的行為動作或話語內容。

2.具有想像能力,在玩扮演遊戲時可以用一些東西來假裝或代替不在現場的物品,例如將長形積木當作話筒撥打。

3.強烈的自我中心,無法站在別人的立場、觀點和角度來思考問題,因此當疲倦不已的父母想上床睡覺時,期待精神奕奕的孩子能體貼地不吵鬧是不切實際的。

4.無法同時考慮情境中的不同面向,在觀察事物時,常會只專注在某項顯著的特徵上,而忽略其他部分。因為幼兒已逐漸透過模仿、想像和推理思考發展出簡單的關係邏輯概念,故反映在閱讀行為上可發現34歲的幼兒已能逐漸認知到書中每一頁內容之間的關聯性,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,看書時會逐頁地翻閱,但對於故事內容仍屬於知覺和記憶的層次,還無法脫離自我中心進行多角度的思考。45歲開始幼兒逐漸了解文字符號的功能,會試著看書中的文字,甚至能自己讀出來而不倚賴大人,此時閱讀行為已相當接近成人的模式。這時期的幼兒因為開始覺知環境中的文字符號,因此共讀時可引導孩子認識文字和字音的對應關係。另一方面,幼兒持續發展預測、尋找、推論、想像等抽象思考能力,父母可藉由共讀的分享拓展孩子的認知經驗,增加其推論和想像的背景資訊,也可選擇情節幽默趣味,圖像或形式多元的圖書,引導幼兒利用想像創意來增進生活樂趣或紓解情緒壓力。

 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
 

請掃描或按壓QR code觀看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