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至2歲是孩子成長中最充滿驚喜與挑戰的時期。這群充滿好奇心的小小探險家,開始學會行走、奔跑、攀爬與探索,他們對世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,卻也因缺乏對危險的認知而容易發生意外。事實上,意外傷害是學齡前兒童死亡與致殘的主要原因。為了守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,家長和主要照顧者必須未雨綢繆,主動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居家與戶外環境。
本文將根據美國兒科學會、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以及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指引,提供全面的安全預防建議。
一、 居家安全篇
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避風港,但也潛藏著各種危險。家長應從孩子的視角重新檢視家中環境,並採取以下預防措施:
1. 預防跌倒與墜落:
- 樓梯與窗戶: 在樓梯的頂部與底部都應安裝堅固的安全門。窗戶應安裝窗戶防護欄或窗戶鎖,並將所有家具(如沙發、椅子)移離窗戶,以防止孩子攀爬。
- 尿布台與高處: 換尿布時,請務必將一隻手放在孩子身上,避免孩子翻身或移動。如果可能,盡量將尿布台換到地板上進行,以消除高處墜落的風險。
- 家具安全: 確保所有家具,特別是書櫃、電視櫃和抽屜櫃,都穩固地固定在牆上,以防止孩子在攀爬時造成櫃子傾倒。移除或使用防撞條包覆所有有尖銳邊緣的家具,避免孩子跌倒時受傷。
2. 預防窒息與梗塞:
- 食物: 幼兒的氣管較小,容易因食物而梗塞。務必將食物切成小塊,特別是像葡萄、番茄、熱狗、胡蘿蔔等容易卡在氣管的食物。避免硬糖、整粒堅果等硬質小物。教導孩子吃飯時應坐好,不要邊走邊吃或說話。
- 小物品: 將所有小於孩子嘴巴的小物品,如硬幣、彈珠、鈕扣、積木小零件、小電池、別針等,都存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。
- 氣球: 破損或未充氣的氣球是幼兒窒息的常見原因。一旦發現氣球破損,應立即收起並丟棄。
- 玩具安全: 購買玩具時,請務必選擇適合孩子年齡且不含小零件的玩具。
3. 預防燒燙傷:
- 熱水器: 將家中的熱水器溫度設定在攝氏48.9度(華氏120度)以下,以防止孩子在洗澡時被熱水燙傷。
- 廚房: 廚房是居家意外的高風險區。在準備餐點時,應讓孩子遠離廚房。使用爐子的後方爐口,並確保所有鍋柄都朝向內側。
- 熱食與熱飲: 隨時注意身邊的熱食與熱飲,確保它們遠離桌緣,並隨時留意孩子是否可能碰觸到。
- 其他熱源: 確保暖爐、熨斗、電暖爐等電器或熱源遠離孩子。
4. 預防中毒:
- 藥物與清潔劑: 將所有藥品、維他命、清潔劑、農藥、電子菸液體、精油、電池、酒精以及化妝品等危險物品,存放在孩子看不到、拿不到的地方,並確保容器使用安全蓋。
- 原包裝保存: 切勿將化學品或藥物分裝在飲料瓶或食品容器中,以免孩子誤食。所有危險物品都應保存在其原包裝中。
- 緊急應變: 台灣的家長可將中毒諮詢專線(台北榮總毒物中心,02-2871-7121)記錄下來,以備不時之需。若孩子誤食任何危險物品,應立即聯繫醫療專業人員或撥打急診電話。
5. 預防溺水:
- 浴缸與水桶: 即使是只有幾公分深的水,也可能導致幼兒溺水。永遠不要讓幼兒獨自一人在浴缸或任何盛水的容器(如水桶、臉盆)中。使用後應立即清空。
- 游泳池與池塘: 如果家中有游泳池或池塘,務必在四周設置四面圍欄,並安裝有安全鎖的門。
6. 預防窒息與勒頸:
- 嬰兒床: 為了預防嬰兒猝死,一歲以下的嬰兒應仰睡在堅硬的床墊上。床上應清空所有鬆軟物品,如枕頭、棉被、填充玩具等。
- 窗簾繩: 將所有窗簾和百葉窗的繩索都固定在牆上,或使用無繩設計,以防止孩子因玩耍而造成勒頸。
二、 戶外與車輛安全篇
孩子的安全防護不應只局限於家中,戶外活動與車輛行駛同樣存在風險。
1. 汽車安全:
- 安全座椅: 每次搭乘汽車,無論路程長短,都必須讓幼兒坐在符合年齡和體重的汽車安全座椅中,並將其安裝在汽車後座。台灣法規規定,2歲以下兒童應乘坐後向式安全座椅。
- 勿將孩子獨留車內: 切勿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,即使只有幾分鐘。車內溫度在短時間內會迅速升高,可能導致中暑或其他嚴重後果。
2. 槍枝安全(適用於部分國家):
- 如果家中存放槍枝,應確保所有槍枝都已卸下彈藥,並與彈藥分開上鎖存放。
3. 戶外活動:
- 交通安全: 帶孩子過馬路時,務必牽好孩子的手,並教育他們「看、聽、停」的交通觀念。
- 玩樂場所: 在公園或其他遊樂場所,應隨時注意孩子,避免他們靠近危險區域或玩耍不安全的設施。
三、 其他重要安全須知
1. 預防火災:
- 在您家的每一層樓、特別是臥室區域,都應安裝煙霧警報器,並定期檢查電池。
2. 照顧者安全:
- 當您感到疲憊或壓力過大時,尋求親友的幫助或暫時休息,避免因照顧不周而發生意外。
3. 定期健康檢查:
- 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免費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,家長應善加利用,定期帶孩子進行身體檢查與發展評估,有助於及早發現並處理任何健康或發展上的問題。
結語
學步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黃金時期。儘管他們充滿了活力和好奇心,但安全意識仍未發展完全。作為家長,我們有責任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,同時教導他們如何應對風險。透過持續的警惕、環境的改造和正確的教育,我們可以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快樂成長。
本文參考資料:
- 美國兒科學會(AAP) - Safety for Your Child: 1 to 2
Years
-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(NHS) - Baby and toddler safety
-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- 兒童衛教手冊